記者從湖南省國畫院獲悉,3•15藝術品誠信與保護論壇暨張孝友山水界畫研討會上,現場所展出的近百幅張孝友山水界畫作品,當天全部售罄。
張孝友(前排左三)與同事吳冠中(左四)所帶的畢業班合影
張孝友,1935 年生,浙江寧波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收藏家協會鑑定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湖社畫會副會長、中國版權協會藝術品板權工作委員會專家顧問、 中國當代山水界畫開創者。1954 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專攻油畫,兼習中國畫,曾受名師吳 作人、王式廓、馬克西莫夫(蘇聯列賓學院著名教授)等親授教道,併兼受 李可染、蔣兆和等中國畫名師教道,藝術造詣上,他融貫中西,曾為天安門城樓繪製毛主席肖像,為人民大會堂創作多幅山水界畫精品,他的山水界畫成為唯一被世界首富羅斯柴爾德家族收藏的當代中國畫。
羅斯柴爾德家族委派香港公司董事總經理到張孝友家中求畫
中國著名美術評論家、中央美院人文學院教授袁寶林談到,張孝友的山水、樓閣界畫、歷史人物畫、集於一體、結構宏大、又深入精到細緻入微,其傳統功力深厚,創作能力極強,又結合西畫透視、明暗、色彩等技法入畫,其作品具有極強的視覺辨識度,自成一家,無人可以模仿,術界更無出其右者,故其作品能夠得到中西方藏家的高度認可,真的是古有張擇端,今有張孝友。
國家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靳尚誼高度評價張孝友界畫
界畫是中國畫重要門類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滅六國後興建阿房宮的建築圖,因為繪製難度大、耗時成本高,接近失傳三百年。張孝友的界畫是在熟練的掌握了中國山水畫、人物畫的基礎上,既繼承吸收了傳統界畫的精髓,又借鑑西畫焦點透視、明暗關係、色彩運用等技法,開創了融貫中西、與時代審美相呼應的當代山水界畫新派別。
中央財經大學拍賣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銀槌拍賣師於闖表示,張孝友山水界畫的獨特價值在於它是以建築物及船舶等移動建築物作為重要表達對象的創新界畫。傳統界畫缺乏透視關係,過於追求量度,整體畫面匠氣足,體現不出畫家的心境和情感,張孝友的山水界畫卻兼工帶寫,融合中西繪畫技法,將建築物,青山綠水,人物巧妙的融匯在一起,既有歷史底藴,又有人文內涵,呈現了山青水秀自然宜居的理想境界、開創了當代山水畫新圖式,可稱之為當代山水界畫開宗立派的鼻祖,所以備受國內外藏家的喜愛,成為了藝術品市場上的緊俏資源。
據悉,張孝友山水界畫研討會開始之前,他的畫作已備受矚目,200多位藏家來到現場觀展。經過一天的展出,不同尺寸和風格的山水界畫作品被來自全國各地的藏家、藝術愛好者所收藏,還有很多慕名前來的圈內藏家沒能搶藏到張孝友的山水界畫。
此外,離朱藝術負責人葉徵遠表示,離朱藝術今後將會在適當的時機繼續舉辦張孝友界畫作品展,讓更多的人能夠關注界畫,喜歡界畫,並鼓勵年輕的藝術從業者能夠投身界畫的傳承與創新事業中。